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图,距今6000年左右。此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墓两侧置用蚌壳堆塑龙虎形象,龙居东,头朝北,背向西,虎位西,背朝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墓主人的权力和地位。而这种左龙右虎与后世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完全吻合。由此可知,风水中的“四灵兽”辨方定位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而墓中墓主将自己的骨骸和龙虎埋葬在一起的做法,亦是天人合一这一思维方式最早最生动的图解。
龙是我国上古神兽,也是古代帝王专享的图腾。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龙仅仅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其来源是上古时期以不同神兽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之间互相攻伐兼并,最终形成了鹿角、蛇身、鱼鳞、鹰爪这一虚幻形象。经碳十四和树轮校正,古墓年代距今约6000年。让人惊奇的是,墓主两侧分别用蚌壳摆出了龙与虎的图案,墓主北、东、西三个方向还有3具人殉。显然,用蚌壳精心地摆着象征权力和神威的龙虎图案,证实了墓主身份的显赫,而在新石器时代,这种形制的墓葬无疑属于部落联盟首领级别的。
但由此也带来了两个疑问:
疑问一: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龙与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盘之龙吻合,也与秦汉时期龙的形象非常相似,属一脉相承而不是演变增添。这证实龙并非人为臆造的艺术形象,而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动物,否则6000年前的氏族部落绝不会直接产生龙的形象。那么,这种真实存在的“龙”究竟是什么动物呢?
龙可腾云飞升,这一形象的产生其实是隋朝以后,而在此之前,龙皆为鼍形,是一副“见龙在田”的爬行形象。至是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国,依然有称“龙”为“鳄”或“蜥”的叫法。更直接的证据是仰韶古墓龙爪为前五后四,这与扬子鳄的形制完全吻合。显然,中华龙的动物原型正是中国特有鳄种—扬子鳄,而非传统观念中认为的以蛇为基础综合多种动物所形成。
疑问二:墓主会是谁?
上文已提到,墓主“降龙伏虎”彰显王者之气,地位特殊,是上古某位首领无疑。而综合史料中对上古人物地望、生活年代判断,符合条件的传说人物分别有:伏羲、黄帝、颛顼、帝喾高辛以及蚩尤。其中,蚩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墓主骸骨脊柱断裂,胸腔处上下有利器砍断痕迹,断臂残肢,肩髀分离,在上古传说和史书记载当中,唯一的一位有此遭遇的上古大帝就是蚩尤。如《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战败,被黄帝杀死并被肢解。此外,整个墓葬形制呈王冠形,这一形状的墓葬方式至今仍在长江流域的苗裔墓葬中可见,而众所周知,蚩尤战败,部人四散,一部则南迁形成苗族,并把蚩尤死难的十月定为国难。墓制的相同,也佐证了墓主的族源。然,由于缺少直接的证据,关于这座6000年前的古墓墓主身份究竟是不是战神蚩尤,还没有形成证据闭环,但人高马大、地位显赫的墓主遭利器腰斩,足以佐证了上古时期部落斗争的残酷。
这也从侧面证实,在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黄帝(或者说黄帝部落)“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的战绩为真,正是凭借着对炎帝以及蚩尤等东夷、九黎族的战争,黄帝成为了天下共主。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风水故事,风水小故事相关内容,您有启发吗。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庄子与河上公论"三生万物"
下一篇:九鼎图